一、3D 打印颠覆传统制造方式,和减材制造长期共存
3D 打印是基于三维模型数据,采用与传统减材制造技术完全相反的逐层叠加材料的方式,直接制造与相应数字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体模型的制造方法。其主要优势在于可以打印复杂结构的零部件,节省材料等,涵盖工业级和消费级的应用。3D 打印预计将和减材制造长期共存。
二、市场空间及应用领域
(一)市场规模增长态势
2024 年,全球 3D 打印市场规模达 219 亿美元,同比增长 9.31%。2012 - 2024 年,全球 3D 打印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到 20.71%。据 Wohlers 预期,2030 年全球 3D 打印市场规模大约在 840 - 1450 亿美元。
(二)应用领域分布
2021 年的 3D 打印市场中,医疗、汽车、消费及电子产品占比分别为 15.6%、14.6%、11.8%。
(三)工业级 3D 打印
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较为成熟,3C 领域渗透率有望伴随苹果入局而提升,民用市场有望打开,鞋模、汽车等领域均有应用优势。
(四)消费级 3D 打印
主要应用于消费品、学术 / 教育、文创等领域,2024 年这几个下游占比分别为 43%、34%、10%。2024 年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市场规模大约 42 亿美元,同比增长 31.25%,其中设备 / 耗材 / 配件 / 软件及服务分别为 21 / 10 / 7 / 4 亿美元。2024 年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机出货量大约为 410 万台,灼识咨询预计到 2029 年,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机出货量将以 26.6% 的复合增速增长到 1340 万台。
三、产业链:设备是核心,上游硬件存在国产替代空间
(一)产业链各环节收入
2024 年,全球 3D 打印服务 / 打印机销售及服务收入 / 材料 / 软件销售分别实现收入 103 / 59 / 44 / 13 亿美元。
(二)金属 3D 打印机市场竞争格局
2024 年,金属 3D 打印机市场上,EOS、铂力特和 Nikon SLM 以 41.1%、19.6% 和 11.4% 的存量市场份额居于前三。我国在消费电子产业链具备优势,上游打印设备厂商有望受益于 3C 领域的 3D 打印渗透率提升。
(三)消费级 3D 打印领域
据 CONTEXT 数据,全球入门级的 3D 打印机的 96% 来自中国供应商。3D 打印设备所需主要零部件包括振镜、激光器、花键、减速机、伺服电机等,其中,振镜、激光器存在不同程度的进口依赖。
四、风险提示
3D 打印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,核心器件依赖进口风险,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,竞争加剧风险。
五、奇点已现?
3D 打印技术正逐步拓展其应用边界,从工业制造到消费领域,从高端航空航天到日常消费品,其影响力与日俱增。尽管面临诸多挑战,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、市场的持续拓展以及产业链的逐步完善,3D 打印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,推动制造业的深刻变革。奇点或许已现,未来可期。
文章来源:3d打印华南专业展formnext
深圳国际3D打印、增材制造及精密成型展览会即将2025年8月26-2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。门票观众预登记及更多精彩论坛活动,欢迎点击这里进入深圳国际3D打印、增材制造及精密成型展览会官网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,请联络本网站,联系方式:020-38217916;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