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信部近日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,哈尔滨能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入选单位,该公司始终聚焦国家发电装备行业的结构优化与能级提升。在智能制造领域,其自主开发的激光熔覆与增材制造工艺,实现了核电关键部件制造的技术突破,有力支撑了核电装备的智能化升级。
增材制造如何惠及发电装备?
1、实现复杂结构,提升装备性能
传统工艺难以制造的复杂流道、薄壁结构和内部冷却通道,可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。例如,制造具有随形冷却流道的燃气轮机叶片,能显著提高冷却效率,从而提升涡轮前温度,增加发电效率并降低能耗。
2、加速创新与定制化开发
3D打印极大缩短了原型和工装夹具的制造周期,使新设计验证更快,加速新产品研发。同时,它便于生产小批量、定制化的关键部件,如用于水电站的特定流道部件,实现精准匹配和高效能。
3、优化供应链与高效运维
对于昂贵且备件库存成本高的退役机组部件,3D打印能实现按需、本地化生产,摆脱对传统供应链的依赖,缩短停机时间。它还能制造传统方法无法加工的先进材料,提升部件在高温、高压等极端工况下的耐久性和寿命。
4、实现轻量化设计
通过拓扑优化与3D打印结合,可以在保证强度前提下去除多余材料,实现部件的轻量化,有助于减少转动部件的惯性,提高设备的启停速度和运行效率。
增材制造通过赋能创新设计、缩短周期和优化供应链,正推动发电装备向更高效、更可靠、更灵活的方向发展。
文章、资料来源:3D打印技术参考
深圳国际3D打印、增材制造及精密成型展览会即将2025年8月26-2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。门票观众预登记及更多精彩论坛活动,欢迎点击这里进入深圳国际3D打印、增材制造及精密成型展览会官网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,请联络本网站,联系方式:020-38217916;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