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,提出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来预测3D打印钛合金Ti6Al4V制件的性能。
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该研究基于大规模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,运用堆叠集成学习算法,通过打印机参数和材料参数来预测成型效果。
来源:VoxelMatters
在LPBF工艺过程中,繁多的设备参数设置使得寻找最优组合颇具挑战。虽然可采用单一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,但交互工艺参数的复杂性限制了其预测效果。而堆叠学习模型则能更好地应对这种复杂性。
华南理工研究团队通过在大规格LPBF系统上设定钛合金测试件的参数范围,采用弹性网络、人工神经网络、核岭回归、梯度提升回归和LASSO回归等算法组合构建堆叠模型,用于预测制件的抗拉强度。研究过程中运用贝叶斯优化和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调优,并采用多重指标评估模型性能。
分析结果显示:对抗拉强度影响最大的工艺参数是扫描速度,其次是激光功率。经优化后确定了堆叠模型的最佳基学习器组合。训练与测试结果表明,相较于单一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,堆叠模型展现出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稳定性,能更精准地捕捉工艺参数与抗拉强度间的复杂关系。
这项研究最终验证了堆叠集成学习模型能够更有效地预测钛合金3D打印制件的抗拉强度。
3D打印钛合金Ti6Al4V制件应用领域
3D打印钛合金Ti6Al4V(也称为TC4)制件凭借其高强度、低密度、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,已成为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材料。其主要应用领域如下表所示: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来3D打印Ti6Al4V的疲劳性能取得重大突破,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开发的NAMP新工艺使其疲劳强度显著提升,进一步拓宽了其作为主承力构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。
文章、资料来源:启明增材制造
深圳国际3D打印、增材制造及精密成型展览会即将2025年8月26-2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。门票观众预登记及更多精彩论坛活动,欢迎点击这里进入深圳国际3D打印、增材制造及精密成型展览会官网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,请联络本网站,联系方式:020-38217916;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