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24日,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》,首次明确界定数字消费的概念范围,并提出通过扩大数字产品消费释放新型消费潜力。其中,桌面级3D打印设备被明确列为重点发展的人工智能终端产品,与人工智能手机、电脑、智能机器人、可穿戴设备等共同被视为激发新消费潜力的关键领域。
一、3D 打印定位从制造工具到消费终端转变
《指导意见》在 “扩大数字产品消费” 部分明确提出,鼓励企业加速研发创新,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有效供给,释放人工智能手机、电脑、智能机器人、可穿戴设备、桌面级 3D 打印设备等新产品消费潜力。这一表述标志着官方对 3D 打印认知的重要转变。过去,3D 打印多被归类于工业制造或专业技术领域,而此次将其列为消费级人工智能终端产品,表明国家层面已经认识到 3D 打印技术向普通消费者普及的趋势。
将桌面级 3D 打印设备与人工智能手机、智能机器人等产品并列,提升了这一技术在数字消费领域的地位,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撑。同时,《指导意见》还提出要培育建设新消费品牌,推动数字国潮等品牌创新发展。这为 3D 打印企业与传统文化元素结合,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级 3D 打印产品和内容提供了方向指引。
二、3D 打印企业迎来多重利好
对于 3D 打印企业,《指导意见》带来了多重利好消息。在提升数字消费企业创新能力方面,文件提出要强化数字消费相关基础技术研发,支持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,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。这意味着 3D 打印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,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。
(一)技术创新支持
《指导意见》强调强化数字消费相关基础技术研发,这将为桌面级 3D 打印设备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。企业可以借助政策支持,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打印精度、速度和材料多样性,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。例如,通过研发新型打印材料,可以实现更高的打印质量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。
(二)产学研合作机会
文件提出支持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,这为 3D 打印企业与高校、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了政策保障。企业可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研发项目,加速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。例如,企业可以与材料科学领域的高校合作,开发高性能打印材料;与机械工程学院合作,优化打印设备的机械结构设计。
(三)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
《指导意见》提出培育建设新消费品牌,推动数字国潮等品牌创新发展。这为 3D 打印企业提供了品牌建设的方向指引。企业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,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 3D 打印产品和内容,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品牌形象。例如,开发以中国传统建筑或传统工艺品为主题的 3D 打印模型,不仅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,还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。
(四)市场潜力释放
将桌面级 3D 打印设备列为数字消费产品,有助于释放其市场潜力。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、定制化产品需求的增加,桌面级 3D 打印设备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。从家庭创意制作到教育领域的教学工具,再到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开发,桌面级 3D 打印设备的市场前景广阔。
三、未来展望
桌面级 3D 打印设备被国家认定为数字消费品,这是行业发展的重大利好。在政策支持下,3D 打印企业将迎来技术创新、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的多重机遇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,桌面级 3D 打印设备有望成为数字消费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,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
文章来源:formnext深圳增材展
深圳国际3D打印、增材制造及精密成型展览会即将2025年8月26-2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。门票观众预登记及更多精彩论坛活动,欢迎点击这里进入深圳国际3D打印、增材制造及精密成型展览会官网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,请联络本网站,联系方式:020-38217916;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