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市场研究机构VoxelMatters发布了《2025年增材制造市场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2024年全球3D打印市场总收入达123亿美元,其中硬件收入为55亿美元,服务43亿美元,材料24亿美元。随着3D打印技术不断融入各类制造场景,预计到2034年,全球市场规模将突破1080亿美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.4%。
报告梳理出了全球范围内15家领先企业,它们在技术、战略和商业模式方面引领着3D打印行业的发展。虽然市场日益多元,但多数企业仍以设备销售为主,并通过材料、软件和服务构建完整解决方案。其中,拓竹科技、铂力特、华曙高科和联泰科技4家中国企业入选,展现了我国在全球增材制造领域不断提升的技术实力与影响力。
(拓竹科技 Bambu Lab X1系列)
拓竹科技:推动消费级3D打印普及
拓竹科技(Bambu Lab 深圳拓竹科技有限公司)致力于用前沿的机器人技术彻底革新桌面级3D打印产业。其第一款产品——X1系列高速智能3D打印机,瞄准业内最强性能,在诸多关键性能上实现了数量级的进步。该产品不仅将多色彩打印、支持高性能工程塑料等工业级打印机技术带入消费级产品,还拉开了桌面3D打印革命的序幕。
2024年,中国消费级3D打印机出口数量达376万台,拓竹科技稳居全球销售额第一,并在中国市场同样位居榜首。其产品线覆盖从入门级到高性能的四大系列3D打印机,广泛应用于教育、科研及企业创新,已服务国内80%以上的顶尖高校及超过10万家企业、机构及工作室。
7月30日,拓竹科技与腾讯云达成全面合作,旗下全球知名3D模型平台MakerWorld将全面接入腾讯混元3D生成模型。作为全球活跃度第一和模型数增长最快的3D打印模型内容平台,MakerWorld提供海量优质模型服务,极大简化建模流程,设计周期大幅缩短,定制响应速度实现质的飞跃。
(铂力特3D打印机产品矩阵)
铂力特:打造金属增材制造全流程解决方案
铂力特是中国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厂商,专注于激光粉末床熔合技术,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影响力。公司不仅生产设备,还提供金属粉末、工程支持与批量生产服务,覆盖航空航天、汽车、模具等多个行业,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。
2024年,铂力特营业收入达13.26亿元,同比增长15.02%;截至目前,公司市值为164亿元,位列全球3D打印上市公司榜首。目前,铂力特在全球已服务约2800家客户,逐步形成覆盖设计、制造与材料的一体化金属3D打印解决方案。
2025年,铂力特全球首发BLT自动化产线方案,已在西安总部稳定运行9个月。该方案可集成8台打印设备,包含产线总控模块、粉末循环模块、物料转运模块、粉末清理模块、基材拆装模块及废料回收模块,覆盖金属增材制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,打造出一条具备强大生产能力和连续运行特性的智能化生产系统,为行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批量生产解决方案。
(华曙高科FS1521M系列超1.5米级金属3D打印设备)
华曙高科:推动国产大幅面金属打印崛起
华曙高科是中国少数同时布局聚合物与金属激光粉末床熔融(LPBF)系统的企业,在大幅面金属3D打印领域占据技术高地。截至2025年中,公司已部署超150套“米级”金属打印设备,代表机型FS1521M支持32激光器,广泛应用于航空和高端制造。
公司突破增材制造领域系统软件“卡脖子”问题,自主开发全套工业级增材制造装备软件系统,掌握全套软件源代码,为增材制造整体装备的自主可控与持续创新提供支撑。2024年,华曙高科营业收入达4.92亿元。截至目前,公司市值为136亿元,位列全球3D打印上市公司排名第二。此外,公司在长沙新建14万平方米产业园,并持续推进平台开放与工艺优化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
(联泰科技Lite800 工业级SLA3D打印机)
联泰科技:打造中国工业SLA生态
联泰科技(UnionTech)定位于以三维数字化制造技术为基础,通过3D打印技术创造用户价值和提升用户体验,为多行业用户在“分布式制造”和“规模化定制”之间构建连接,不断融合、创造、演进全新商业模式。
联泰科技是中国较早参与3D打印技术应用实践的企业之一,见证了中国3D打印技术的整体发展进程。其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电子电器、口腔医疗、文化创意、教育、鞋业、建筑等行业,旗下服务平台Unionfab拥有800台工业3D打印设备,年产零件超200万个。
通过全流程数字化工厂和全球服务网络,联泰科技已成为国内外按需制造领域的重要力量,推动从原型到规模化生产的转型。此外,公司已布局金属3D打印领域,推出多款SLM设备如Muees310和Muees430,进一步拓展工业应用边界。
金石三维:多功能增材制造硬件厂商
报告中特别提到金石三维。作为多功能增材制造硬件厂商,金石三维产品线涵盖SLA、SLS、FGF(颗粒材料大幅面打印)以及金属工艺如L-PBF和DED,具备较强的技术综合能力。
市场格局与中小企业贡献
报告指出,排名前10位的公司仅占2024年全球总收入的27%。即使是前50名的公司加起来也只占54%。这意味着整个市场近一半是由中小企业组成的——这些公司可能不会被持续关注,但却共同推动着行业各个层面的创新、专业化和应用。
中国4家公司的上榜,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全球3D打印领域的强劲实力,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探索方面的卓越表现。未来,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,中国企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,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。
文章来源:深圳3d打印增材展
深圳国际3D打印、增材制造及精密成型展览会即将2025年8月26-2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。门票观众预登记及更多精彩论坛活动,欢迎点击这里进入深圳国际3D打印、增材制造及精密成型展览会官网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,请联络本网站,联系方式:020-38217916;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