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20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2%。3D打印设备、工业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.5%、29.8%、29.7%,以绝对优势领先。
3D打印设备、工业机器人、新能源汽车生产三者的结合,是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的典型融合,能够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效率、生产灵活性和定制化水平。
1、3D打印设备:助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与快速原型开发
3D打印(增材制造)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零部件制造,如拓扑优化的铝合金、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,降低车重,提升续航。同时,在研发阶段,3D打印能快速制作概念模型、功能原型,缩短设计验证周期,降低模具成本。此外,3D打印还可用于个性化定制,如定制化内饰、特殊工装夹具等。
2、工业机器人:实现高效、精准的制造与装配
工业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中主要用于焊接、喷涂、装配、搬运等环节,提高生产效率和一致性。例如,机器人可精准完成电池模组、电机的装配,确保高安全性;在车身焊接中,机器人比人工更稳定,减少误差。此外,机器人还能与3D打印设备协同,如自动上下料、后处理(打磨、抛光),提升整体自动化水平。
3、三者的协同应用
研发阶段:3D打印快速制作样件,工业机器人模拟装配测试,缩短产品开发周期。
生产阶段:3D打印制造定制化零部件,工业机器人高效装配,提升柔性生产能力。
后市场与维修:3D打印可按需制造稀缺备件,机器人辅助维修,降低供应链依赖。
这种结合推动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、轻量化、定制化方向发展,是未来高端制造的重要趋势。
文章、资料来源:3D打印技术参考
深圳国际3D打印、增材制造及精密成型展览会即将2025年8月26-2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。门票观众预登记及更多精彩论坛活动,欢迎点击这里进入深圳国际3D打印、增材制造及精密成型展览会官网
|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。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,请联络本网站,联系方式:020-38217916;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。 |